供應鏈,因為參與主體多、鏈條長、交易復雜等因素,應該是科技最好的應用場景了。
通過科技的工具,對供應鏈各個環節進行管理,來實現供應鏈的安全、提效、降本、保質等目的。
做為基于供應鏈管理產生的供應鏈金融,自然也不例外。
這些年,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火熱,供應鏈金融科技也熱了起來,除了很多供應鏈金融公司大規模的使用科技工具外,獨立的供應鏈金融科技的公司也大批的涌現。
雖然科技在供應鏈金融已經大規模的使用,但是對其價值的挖掘,還遠遠不夠,今天想通過這篇文章一次性的把科技在供應鏈金融的價值梳理一遍,以便在工作中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根據供應鏈金融和科技的情況,我梳理了以下價值,供大家參考:
01科技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九大價值
一、 提高效率;
供應鏈金融其實是繼承了供應鏈的一些特征,例如參與主體多、跨地域、鏈條長、環節多、交易頻繁等等,這種情況自然會比之前的傳統金融效率慢,所以,為了提高效率,通過可以科技工具,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通過對各環節的交易行為進行標準化,利用科技自動化的處理,自動化的決策,相比線下只靠人工操作,會極大的提高效率。
那么效率對于供應鏈金融來說真的重要嘛?
那是必須的,它比成本還重要。供應鏈金融主要是基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交易產生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資金需求,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的生意,稍事即從,沒有資金,生意就沒有了。沒有資金,供應鏈就斷了。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特別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總是拿利率低來說事,做貿易的,差你那幾個點嘛?
如果差你那幾個點利息,生意也就別干了!
所以,效率一定是供應鏈金融第一要考慮的。
二、 降低成本;
如果能夠提高效率,一般的情況下就會降低成本。當然這個也不完全,必須要超出那個關鍵點,因為,為了提高效率,是需要成本的。
任何降低成本的工具和方法本身,其實是需要成本的。
所以,使用科技降低成本,需要計算好科技本身的成本,能不能覆蓋節約的成本。
科技工具,最大的降低成本,其實就是人工的成本。
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不管是供應鏈中的哪個主體,包括供應商、核心企業、分銷商、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為了這個業務而產生的成本,都會算在供應鏈金融成本中,最終都會轉嫁給供應鏈金融使用方。
當然,如果供應鏈管理本身做的很好,科技工具運營的很充分,可以抵消大部分供應鏈金融業務成本。
很多中小微企業金融業務,傳統金融機構做不了,并不是風險高,其實是成本太高。這里的成本不僅僅包括操作成本,還有機會成本。
你看銀行,放一筆100萬的,和放一筆一個億的,操作成本一樣,那機會成本就高了。
所以,成本降低,不僅僅有利于中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企業自身、其他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等,都會因為降低成本而做這個業務。
企業掙錢,不是開源就是節流,成本降低,利潤自然就高。
三、 增加信任;
信任和信用,很像,很多人也會把兩個詞當成一回事。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有信用,不一定有信任。當然,有信任,不一定有信用。
我覺得,信任要比信用更重要!
因為信任是一切交易的基礎,沒有信任,就沒有交易。也就沒有供應鏈,供應鏈金融就更加難上加難。
中國過去一直是熟人信任,還有政府信任。這是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形成的。因為人是一個群居動物,靠互相合作來生存。家庭、族群就是最基本的信任單位,通過血緣關系建立信任,共同合作,來實現生存與發展的目的。
但是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大規模的交易,需要新的信任方式,過去的熟人信任雖然也有效,但是建立時間太長,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所以,我們除了繼承之前的熟人信任外,需要找到一個新的信任方式來適應現在經濟的發展。一個新的詞就出現了:數字信任。
基于科技工具,實現業務的持續可視化和一定的不可串改,讓交易各方彼此之間互相了解,了解他們的性格、習慣、能力,能夠較快的增加信任,從而促成交易。
當然有了科技工具的使用,喝酒還是必不可少的!
四、 有效決策;
供應鏈金融的產品設計也好、風險控制也罷,還是供應鏈金融公司自身組織機構的設置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企業里的人做出很多很多的決策。
這些決策,有的是經過各方討論、有的充分了解、或者干脆拍個腦地直接就干了。
因為人的大腦,雖然很聰明,創造出了非常輝煌的文明,但其實也有很大的局限。
其實現實中,很少人經過嚴格的決策訓練。即使有,在應用場景中,也會受到場景的各種因素而影響,從而做出有偏差的決策。
通過科技工具,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收集和儲存,然后根據設定的模型,進行大規模的、快速的,不受外部干擾的進行計算,為供應鏈金融的各個主體的決策提供非常有效的幫助。
很多人其實對決策這個東西比較模式,其實就是運用知識的過程,也可以說專業能力。這樣大家可能更加的理解。
有效決策,其實就是通過科技工具,讓你變的更聰明。
五、 降低風險;
科技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這話題,可能有很多人不太認可。很多人會問:科技會讓不能還錢的人還錢嘛?
當然不能!
這么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什么方法也不可能讓一個沒錢還的人變成有錢還。
因為一個企業,是現在借錢未來還,未來是否能百分之百還,完全是個未知數,相信再牛的風險管理高手,也不可能去保證。
科技工具的價值是降低風險,不是無風險。這和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如果沒風險,也就不存在風險管理這個詞了。
科技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是多方面的。
首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能降低風險;其實很多風險管理技術來了解企業經營和供應鏈運行情況,不是大家不懂,為什么不用,因為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跟高的成本,業績又很高,所以只能放棄。不了解企業經營和供應鏈的運營情況,那風險肯定就高了。
其次,業務可視化科技降低道德風險;供應鏈金融業務不管是應收賬款融資還是存貨融資,大量的線下業務,不同的人操作,都是處于黑箱里,真正干啥大家都不知道,非常容易造假。如果通過科技工具,進行各方主體認證,再把大家都鏈在一起,各種業務行為實時的可視化,就可以極大的降低道德欺詐風險。
再次,能夠降低操作風險;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多、環節長、操作復雜,從而帶來了大量的操作風險。通過科技工具,把線下的人工操作業務標準化、流程化,再關鍵節點進行重點設置,自動提醒,自動計算,就可以極大的避免因為人的疏忽大意麻痹造成的損失。而且,標準化的流程,讓人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這步干什么,下步干什么。
六、 有效營銷;
傳統的營銷,都是線下一對一的進行宣傳、講解,費時費力。而且每個人營銷人員的專業素質不一樣,還可能導致宣傳的效果千差萬別。
首先,通過科技工具,把產品做成讓客戶通俗易懂的視頻、文件放在互聯網上,客戶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觀看查閱。
加上把在業務中常見的問題,放在網上,不需要再聯系客服營銷人員,就可以了解產品的各種信息。
其次,現在科技在各個行業都比較火,大家也都喜歡這些新詞。例如什么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這些時髦的東西,在客戶面前吹吹,有的時候客戶會感興趣,有可能會因為這個就跟你合作。
再次,供應鏈金融很多業務需要合作方,如果你有這么高大上的東西,合作方認可度也高,也會幫助你做宣傳,有的時候你說一百句,不如人家說一句。
再再次,通過科技加持的產品,效率高成本低,本身就會受到更多客戶及合作方的喜歡。
七、 中介價值;
金融機構,一般是指金融中介機構的簡稱,金融機構利用自身的資源來組織、協同各方主體來完成金融交易行為。
在我們國家,金融機構都是持牌機構,需要經過國家進行審批的,有一定的利益保護,也就是沒有許可的,這類金融業務是不能做的。
供應鏈金融與傳統的金融,雖然傳統金融機構會深度參與其中,并且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主導方已經變成了非金融機構,例如供應鏈中的鏈主。
做為中介,除了牌照一些強制性的資源能夠保證業務的持續性,還需要利用一些其他的方法和工具,來保證其價值,不被雙方甩了。
這里面,科技就是最好的工具之一。當然,沒有其他的,只有科技工具,這個也很難。
科技工具,能夠給供應鏈各方主體更好的體現,更快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風險,更好的信任,所以,其價值就更大,價值大了,人家自然就不會甩你,或者說即使甩了你,還會使用你提供的服務,這樣才能保證商業的正常性。
八、 提升質量;
我們在工作中,會不會經常發現,產品吹的天花亂墜,但是對客戶交付的時候慘無忍睹。
經常被客戶投訴,或者說客戶不投訴,直接離開了,從而導致公司損失。
首先,通過科技能夠監督服務的履行情況,包括履行的時間、出現問題的情況、解決方式、客戶的反應等。人都是有惰性的,完全依賴人是最不靠譜的,所以需要通過科技來監督人、賦能人,才能保證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其次,就是科技把一些操作,進行流程化標準化后,員工知道怎么操作,減少員工的深度思考,這樣,業務操作更加便利,也能更好的高質量的交付產品給客戶。
再次,供應鏈金融涉及到產業供應鏈的各個主體,還涉及到金融供應鏈的各個主體,高質量的完成很多時候不是自己決定的,需要協同各方主體。有了科技工具,把各個主體鏈接起來,哪里出問題,馬上去溝通,去解決、去協調,這樣才能保證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九、 便捷性高;
便捷性的定義指獲得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容易程度。便捷性是指獲得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容易程度,其強調的是,得到想要的結果時,過程是否輕松便捷。包括產品或服務是否可隨時獲得。購買和使用起來是否容易。
便捷性這東西吧,跟效率關系挺大,有喝多人會把它和效率放在一起,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分開,效率高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便捷性,但是不能完全代表它。
如果線下操作,客戶需要提交一大堆資料,主體身份和經營資料、貿易合同資料、銀行流水等等一大堆東西,還要自己開車跑到金融機構辦公室,資料不齊,再來回折騰,中小企業,本身人就少,一個人頂好幾個人用,那有時間搞這東西,真是身疲力盡。
所有,有的中小企業客戶,看這么麻煩干脆就不搞了。
如果有了科技工具的加持,足不出戶,在PC端或者移動端,就可以直接操作,有的資料根本不用提交 ,借用之前供應鏈 交易資料就可以重復使用,線上提交資料、線上申請、線上放款、線上還款,快捷方便,心理舒服,企業也愿意用,供應鏈金融企業自然也就能掙到錢。
02科技只有加上供應鏈管理場景,才能施展真正價值
科技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價值,遠不如這九點,還有很多,因為篇幅有限,也不能一次性的全部寫出來,不過,這九點也是最主要的。
供應鏈金融企業,在這幾點如果深下功夫,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現在,看著科技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挖掘的深度和廣度還遠遠不夠。
但是我們的話要再說回來,科技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運用,我們必須要兩個清晰的認識:
其一,科技想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發揮價值,必須依賴供應鏈管理的場景;供應鏈金融并不是基于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提供金融,是基于對供應鏈上的各個主體進行協同、組織、管理的供應鏈管理場景提供的金融。
如果不是基于這個場景,那么和之前的貿易融資還有啥區別呢?
其二、科技對供應鏈金融有價值和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能不能掙錢完全是兩回事;看著紅紅火火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市場,其實沒幾個掙錢的,都在苦逼的為生存而擔憂。所以,對于準備入行的,特別是供應鏈金融公司想轉型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的,一定要對這個有清晰的認識。
雖然科技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價值很大,但是任何工具,都有其優勢和劣勢,都有其適用的邊界和條件,所以,科技萬能論的想法不能有,科技無用論的想法也不能有。
非黑即白的人,不是蠢就是壞!